四五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次涉及的五位亲王之中,福王、瑞王是宗室中比较亲近于皇室的,各自买卖做的很大,算是其中比较难抓的。

其实福王还好,毕竟是在金陵,厂卫如今已经渗透到城内,再加上近期发生的刀光剑影,那些地头蛇倒也不敢做什么出格之事。

更何况,就算他们想武力拒捕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毕竟有周经武统带神武军镇守在南京。

瑞王朱常浩的情形可就不同,封地之内,这货几乎算得上是半个土皇帝。

崇祯十六年孙传庭战死潼关,当时就藩汉中的瑞王朱常浩甚为惊恐,慌忙给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上疏,请求调到重庆暂避锋芒。

当时崇祯皇帝准许,朱常浩便在赵率教之子,汉中总兵赵光远的护卫下抵达重庆建府至今,说起来也是有意思,按历史规律的发展,这个时候朱常浩早已死在了张献忠的大西军之手。

可这厮现在还好端端活着,并且在蜀地混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福王朱由菘在金陵,瑞王朱常浩跑到了川蜀,衡王朱常庶(氵庶)就藩于山东青州,其余清源王、平遥王和各有关宗室、权贵们都是天南海北。

虽然崇祯皇帝已经命令锦衣卫和地方官军配合将宗室尽数锁拿入京,但距离在这摆着,锦衣卫总不能直接飞过去再锁着飞回来吧?

就从最远的瑞王朱常浩来说,能否从战火纷飞的蜀地安全到这边已经是两说,就算运气好安全抵达了,那也至少是十天半月以后的事儿了,急是急不得的。

崇祯皇帝也想尽快处理了这批蛀虫一般的便宜皇亲,毕竟多留一天,损失的那可都是朕的钱,败坏的可都是朕的名声。

历史上的那位顾前顾后,可朕却跟你们没有半毛钱关系,当然可以随心所欲的处置,心里也根本没什么负担。

尽管如此,崇祯皇帝的当务之急,却还是解决眼下新冒出来的麻烦,这个麻烦是什么,正是在数日后就将举行的科举。

这是每三年一度的会试,由于刚好在春季举行,又被时人称作“春闱”,这次考试分三场,每场三天,共持续九天。

每当这个时候,各处前往参加会试的举人和监生们都会千里迢迢的赶来京师,为的正是一展平生所学,成就功名。

说起来,这也是三年之内商贩们最喜欢的九天。

前来参加会试的读书人会在这九天内暂时居住在京师,也会购买大量的日用品和衣物,继而带动整个京畿一带的商贸发展。

这科举制度延续了这么多年,条条框框当真是不少。

简单来说,大明朝对延续千年的科举进行了明确规定,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试内容千篇一律,基本是所谓的儒家经义,规定以“四书”文句为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还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为了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全天下的读书人首先要在各地参加院试,时人又称之为“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入学”后便为生员,又称为生,俗称秀才。

到了秀才这一步,往少了说是已经拥有了读书人最基本的“特权”,往大了说,这就他们殷殷期盼“功名利禄”的起点。

当然,朝廷为了能让这些读书人得到良好的培养,一直都是下足了本金,仅官办最著名的就有府学、州学和县学可以让他们进入学习。

生员选择地点“入学”后,即受朝廷指派的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人管教。

生员又分为三种,说白了,成绩最好的是廪生,名额有限,但由朝廷发给粮食资助,其次是增生,名额依然有限,资助较少,新“入学”的则称为附生,没有资助。

每年各处由学政负责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严格来说,其实院试根本算不得正式的科举,顶多算是个入门考试。

正式的科举考试只分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第一,称为“解元”,会试第一,称为“会元”,殿试第一则为状元。

连中三元者极其少见,但并非没有,后世的崇祯皇帝特意查过,千百年的历史,据说只有十七个人得到过“连中三元”这份殊荣。

唐代三人,宋代比较多有六个,占比快一半,金、元最菜各自只有一人,有明一朝,至今不过也才出了三人而已。

上面的那些都是文三元,目前为止连中武三元的人只有两个,全都在大明。

其一,是嘉靖年间的尹凤,连中武科三元,官拜参将,辅名将俞大猷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功勋卓著。

其二,是神宗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

据说此人不仅武科贯时第一,却也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有趣的是,明代至今武举时办时废,但每当武举成功进行之后,选出来的一大批武进士几乎都会为朝廷效死,赶赴各地,成为军将中年轻有为之人。

其实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眼下情形,武举显然比文举更为行之有效。

可惜的是,崇祯朝至今已经十九年了,武举没有几次,多半只是形式上糊弄过去的,选出来的所谓举人也都是世袭勋戚,由于种种原因,竟然只在崇祯四年时出过一个农民出身的武状元。

崇祯四年,参加武会试的举子中,大部分人都是世家勋戚子弟,这些宗亲油头粉面,挥舞起刀枪就像耍猴,能运百斤大刀者竟只有王来聘、徐彦琦两人。

发榜后徐彦琦榜上无名,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身材瘦弱的世家子弟,议论腾起。

当时正“锐意重武”的崇祯帝认为有人作弊,将考官、监试御史等一大批官员下狱、撤职,令户部尚书倪元璐、国子监祭酒方逢年等主持武科复试。

复试成功督办,选取百人,依照文榜例,分三甲传胪赐宴。

崇祯亲自调阅前三十名试卷,钦定一甲三人,王来聘居一甲第一名,为武科状元,授登莱副总兵职。

自崇祯四年之前,朝廷武举一直没有殿试,也没有设立一、二、三甲的区分和鼎甲名号,正式有武状元之设,王来聘是第一人。

不过更为可惜的是,王来聘在一年之后孔有德的登州之乱中身先士卒奋战阵亡,并未在历史上写出有关自己的一页。

崇祯四年以后至今,朝廷再也没有办过一次像样的武举。

喜欢史上最强崇祯请大家收藏:(www.45zww.net)史上最强崇祯四五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四五中文推荐阅读: 五胡之血时代天下枭雄大唐第一世家大秦:带着扶苏勇闯天涯!三国之新霸主烈火雄师特种兵之二次入伍大辽盛世大明小学生超级军功系统公子千秋大明末年水浒逐鹿传大燕公子汉末文枭大汉:开局拯救王昭君北宋小厨师我比崇祯大一岁天下衙门执棋后落子抗战烽火之单兵突击我在三国加个点钢铁燃魂穿梭时空的商人白玉香无痕从我是特种兵开始阅读变强三国:大事件签到系统新顺1730隋唐大猛士从士兵突击开始的特种战神楚汉无双兵甲三国甲申国难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六州游记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贞观憨婿末武年代龙影战神唐朝悍爹带着仓库到大明奋斗在红楼步步生莲最强之军火商人纵横民国穿越当天娶到女神老婆空战之王三国:开局用玻璃杯换了个爵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从截胡曹操开始变强
四五中文搜藏榜: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文唐东汉末年枭雄志带个地道系统打鬼子我为王封侯大秦铁骑穿越三国之山贼大宋之天子归来攻取天下大唐之争霸天下大明末年钢铁燃魂春秋战国故事荟启明大唐大明墨客烈火雄师汉末孤峰穿梭时空的商人大汉第五部队之海盗王医匡九合明末之虎三国处处开外挂回到古代之开局制造蒸汽机我就是要做皇帝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贞观大闲人五胡之血时代刀斧大隋:我的爷爷是隋炀帝?大明之好运加身立鼎1894大唐黑脸神重生欧陆之航海时代大国崛起1857不死军神武装回明超级大独裁者猎击三国穿到亮剑成后勤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无敌妖孽兵王明末钢铁大亨独断大明梦回天汉崇祯八年回到西汉的历史研究生
四五中文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大宋西门笔记我就是要做皇帝奋斗在新明朝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超级大独裁者抗日之横扫天下大周权相三国之天下霸业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远征军之溃兵兄弟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开国功贼宋起波斯湾猎日神刀边戎大唐全才抗日之精英特战队大宋极品国师吕氏皇朝血帅杀手特种兵盗宋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明末资本家极品皇帝江山如此多骄抗日之兵王纵横铁血骠骑奉天承运第五部队之海盗王一世吉祥狼啸五代天烽裂明备中的伊达独眼龙战争之父乞活天下大争之世东汉末年立志传锦衣传奇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国苍穹重生三国马幼常永历大帝乱世小民重生之王爷的奋斗